录音笔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录音笔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建设初具规模

发布时间:2020-01-14 19:21:20 阅读: 来源:录音笔厂家

本报记者 郭涛报道

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国技术交易大厦、中关村(000931,股吧)金融大厦、首都科技中介大厦……最新数据显示,在北京市中关村西区约1平方公里的地域上,已经集聚了84家科技服务机构、700多家金融机构、超过1000家高科技研发服务类企业。这些令人惊叹的数字标志着我国首个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建设已初具规模。

2013年5月,科技部与北京市政府决定在中关村西区共建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意在将其打造成为我国技术转移机制完善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试验田、中国技术成果集成转化和区域创新合作的核心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技术转移大平台、技术转移服务的高端品牌和科技成果发布与交易的新地标。2013年9月13日,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在北京中关村西区鼎好大厦正式挂牌。

一年来,随着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国家高新区区域合作中心、技术转移专业服务与合作、技术研发合作、科技金融服务、成果应用发布交易等六大功能区建设稳步推进,中关村西区形成了科技型企业总部汇聚、新型特色创业服务机构不断涌现、服务模式不断创新、科技中介和科技金融要素快速聚集的良好态势,初步发挥了示范引领效应。

集聚区“框架”初具规模

“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是集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功能、政策高度集成的创新聚集区,也是集产业优化升级改造、技术交易大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集中地。”科技部火炬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形成国家技术转移新格局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加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机和主动权的重要途径,更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突破口。

据了解,一年来,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和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等单位的共同推动下,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六大功能区建设稳步推进:以鼎好大厦为核心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区发展迅速;以中关村知识产权大厦、首都科技中介大厦为核心的科技中介服务区聚集知识产权、交易中介等科技服务机构84家;以PE大厦和中关村金融大厦为核心的科技金融要素区表现活跃,聚集了天使投资组织、创业投资机构、企业信用服务机构、担保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700多家;以理想国际大厦、中钢国际广场为核心聚集的高科技研发服务类企业超过1000家;海龙大厦、中关村国际数字设计中心已逐步展开科技成果及应用的展览和现场交易服务。

此外,通过积极开展海淀图书城的回租回购,加快了中关村西区低端业态空间的腾退和置换,吸引大量高端服务机构和企业进驻,加快促进了“创新创业孵化一条街”、“知识产权与标准化一条街”和“科技金融一条街”的建设,形成了创新资源、科技型企业总部和新型特色创业服务机构的高度集聚。

打造全球创新资源“集散中心”

曾经是国内最为著名的电子卖场之一的鼎好大厦如今已成为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所在地。目前,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已集聚了60家国际技术转移及创新服务机构,如亚洲产业科技创新联盟(AITIA)、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ISA)等。同时,该中心还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7家单位合作建设了7大功能区,通过功能区集聚国际合作渠道,与美国斯坦福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创新中心、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创新中心、香港科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全球创新活跃地区的大学、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技术转移公司等建立了合作关系。

一年来,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通过入驻机构多方收集国际技术项目,进行筛选、评价之后组织技术供给方与国内的企业机构开展对接,共挖掘技术供给与国内需求1600多条,服务企业2000多家,已促成30多个项目落地北京。如中科院与德国霍姆亥兹驻京联合会、北京大学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创新科技国际联盟与以色列清洁能源机构、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等国际机构开展项目对接,收集了近百项国外技术项目。根据项目的情况分别按照国别、技术领域等组织入驻机构开展专场对接,如中美技术转移专场、中韩燃油添加剂技术对接会等。

同时,国家高新区区域合作中心成为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着力打造的另一个功能区。

“国家高新区区域合作中心以中国技术交易大厦为核心进行建设,通过‘物理聚集和网络聚集、线上交易促进与线下配套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全国高新区与北京创新资源对接平台,实现国家高新区相互间的资源互补与高效对接。”中国技术交易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在中国技术交易大厦开辟了国家高新区区域合作中心集中办公与展示的物理空间,并依托“技E网”搭建了“海淀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合芜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等若干个高新区网络业务平台,将于今年10月上线。同时中技所计划于年内聚集20-30家有代表性的国家高新区,开展点对点的订制服务。

探索技术转移模式

记者了解到,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建设一年来,对技术转移新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如中科院国际技术转移功能区目前已形成“技术转移联盟+服务平台+投融资”相结合的技术转移及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成立了中科院技术转移联盟,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发起成立“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首批募集资金5050万元;专门成立基金管理公司,从国外科研机构不断地发掘和储备项目资源;同时积极发挥功能区入驻机构的作用,吸引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和落地。

另外,北京弘顺国际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形成“需求导向+技术集成+产业资本”综合配置的市场化服务模式。以埃塞俄比亚在农业土地遥感信息监测、发电照明、太阳能等领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整合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等5家机构的土壤调查及分析、农作物产量预估、农产品(000061,股吧)深加工和循环再利用领域的先进实用技术,配套2000万元资金,推动我国实用技术走出国门。

在政策层面,2013年9月底,中关村“新四条”政策出台,其中明确将5年以上非独占许可使用权转让纳入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进一步加大了对技术转让的支持力度。今年1月,北京市出台了《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若干意见》,对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更值得一提的是,一年来,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除积极实践各种新模式外,还不断创新理论成果。目前,有关部门还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和科技工作重大专题调研,开展了高校科研单位技术成果转移瓶颈突破等相关政策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已得到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部市共建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模式将进一步推广。近日,科技部正式批复同意《科技部、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建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方案》。科技部火炬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关于全国技术转移体系的构想,科技部提出了技术转移“2+N”的格局,即通过在北京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在深圳建设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相应开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和以开放合作为路径的新时期技术转移工作实践,以技术转移为突破口加速科技和经济的结合。今后,还将以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和深圳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为轴心,在武汉、西安、成都等科教资源丰富、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位居全国前列、创新创业活力较强的重要城市布局区域技术转移中心,并与各国家高新区技术转移中心之间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业务流实现整合、资源共享以及国际链接,加快形成全国技术转移一体化新格局。

医生在线询问

网上挂号

网络预约挂号平台

专家挂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