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笔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录音笔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资讯】思想病毒正祸害全球股市

发布时间:2020-10-17 00:55:19 阅读: 来源:录音笔厂家

“思想病毒”正祸害全球股市

这种“思想病毒”会日益成熟化,演变成一种拥有更大的精神影响力的版本,从而拥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来造出一个熊市。

伴随着每一次的美股狂飙,这两年总有人在猜测狼何时来。  今年9月中旬以来,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美联储加息预期、地缘政治不稳、埃博拉病毒蔓延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美股在大幅波动中剧烈下滑。市场惊呼,狼似乎真的来了。

与此同时,从欧洲到拉美,如今都被跌势笼罩,就连原本可圈可点的亚太股市,也部分受到了传染,全球金融市场一片风声鹤唳。  有评论称,本轮动荡源于美联储提前加息的预期发酵,全面爆发于9月零售等数据的意外低迷,主要反映了投资者对于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的担忧和对欧洲、日本通缩风险加剧的不安。  投资者悲观情绪的迸发正凸显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领头羊地位的衰落,这成了美股由牛转熊的“导火索”。  高盛集团周一发表报告称,在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企业已经花费约2万亿美元回购它们的股票,而这一活动的降温可能是近期股市大跌的一个原因。

高盛集团策略师大卫-克斯汀(David Kostin)在报告中指出,标准普尔500指数相比9月19日时候2019点的历史高位大幅回调,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企业股票回购的暂时降温。  他写道,绝大多数公司都不会在财报发布之前的五周里进入公开市场进行股票回购。对很多企业而言,这个静默期的开始刚好就是标准普尔500指数9月18日的峰值左右。  所以,股市大跌正好发生在证券市场单一需求来源缺失的时期中。股票回购规模一般会在财报季的几个月内下降,在过去25年中,这期间的市场波动性相比其他月份高出1.2点。  大部分的第三季度财报会在10月底之前公布,而大卫-克斯汀认为,回购规模会在这之后扩大。他在报告中写道,“我们预期企业将会在11月和12月积极开展股票回购。2007年以来,平均有25%的股票回购发生在一年的最后两个月。”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近日撰文,指出美国股市近日下跌的原因是受到一些流行理论的推动,比如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加“通缩”周期的到来等。  文章指出,这些理论并不需要事实基础。无论是真是假都可能会被描述为“思想病毒”,并且像埃博拉病毒那样以流行病传播的方式蔓延开来。  看似能够解释股市动向的理论经常都是这样运作的:首先,它们会促使投资者采取行动,进而推动股价朝着理论预测的方向进一步发展。这些理论还能影响人们的支出行为,从而对企业的利润率造成影响。有些时候,这种反馈回路可能会持续数年时间。  自9月份股市见顶以来,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理论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加“通缩”周期的到来,而构成这种理论基础的则是更深、更长远的恐慌情绪。  这种恐慌情绪本身也有一个名字,那就是“长期性经济停滞”(secular stagnation),这种观点认为全球经济可能会在非常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停滞状态,甚至有可能会持续几代人的时间。

我曾在LexisNexis数据库中按月份排序查询过曾提及“长期性经济停滞”这一词汇的报刊杂志,结果发现自2013年11月份以来其出现频率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而通过“谷歌趋势”(Google Trends)进行搜索所得出的结果则显示,自那时其以来网络搜索结果也表现出类似的模式。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何在?很可能是因为,曾担任美国财政部长和哈佛大学校长的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H. Summers)在去年11月8日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华盛顿会议时使用了这个词汇。而在9天以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 )也在《纽约时报》上撰文,对此持同意看法。  在谈论有关“长期性经济停滞”的想法时,萨默斯使用了对他而言并不常见的缺乏自信的口吻:“这可能是种疯狂的想法,或许我根本就是错了。”然而,他的这番话还是引发了一个“思想病毒”。  国家经济确实有可能会陷入持续数十年时间的增长缓慢时期,但为何要在现在做出这种预测,并将其大而化之地延伸到整个世界呢?在今天,我们并没有发现什么一致性,唯一拥有的只不过是很难判断相关性的观点而已。  有些人会说,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理论已经是落地生根;其他一些人则认为,投资机会所提供的回报率很低甚至是负回报率,原因是经济已经不再需要如此之多的“重型机械”;还有些人觉得,人口老龄化正在拖累经济增长,或是2007-2009年危机时期的金融混乱形势已重现江湖。  所有这些理论都有其貌似合理之处,但却几乎没有提供什么理由来说明现在的市场即将迎来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去年以86岁高龄逝世的伟大的经济历史学家罗伯特?佛格尔(Robert Fogel)曾在200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写道,“长期性经济停滞”理论在学术界死灰复燃令他感到意外。  他指出,这个词汇是从1938年开始使用的,当时全球经济笼罩在绝望的氛围之中;随后其流行度迅速上升,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达到顶峰。在之后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学术界曾围绕这种理论展开过争论,但到九十年代时相关争论就已经几近于消失殆尽。  在今天的学术界中,有关“长期性经济停滞”的讨论并不多。最近以来,有关这种理论的讨论基本上都集中在新媒体中,比如说在线论坛和博客空间等。  我们可以把这种理论与2011年导致股市下跌的理论做个对比。在那一年的5月10日以前,标普500指数与3月9日触及的金融危机时期中的低点相比已经翻了一番;但在5月2日到8月9日之间,该指数则下跌了20%左右。

那么,在当时导致股市下跌的原因何在呢?部分原因是那时出现了另一种“思想病毒”:人们担心,美国国债可能无法足够及时地上调联邦政府借债上限,因而无法阻止政府违约。  最后的结果是美国政府并未违约,但在2011年8月5日,信用评级服务机构标准普尔首次下调了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  虽然有关当时形势的报道确实令人警醒,但却并未明确解释为何股市会因此而大幅下跌。很明显,消费者信心确实有所下降;无论是就散户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而言,我自己基于耶鲁管理学院问卷调查编制而成的“崩盘信心指数”在那时都下降至相当于2009年金融危机最糟糕时期所创下的历史低点,表明人们都在担心股价将会下跌。  与此同时,那时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中的“预期”子指数也下降至低于2009年危机最糟糕时期的水平。  为何有关美国政府将会违约的想法会变得如此致命呢?2011年7月29日公布的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显示,虽然被调查者可能并不了解有关国家债务的问题,但他们却反复听到“有关‘可怕的经济后果’的警告”,而且他们也从自己的个人经验中“意识到个人债务过高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那时有很多人都在说,联邦政府首次违约将会让美国从所未有的蒙羞。  但是,这种观点在美国国会上调联邦政府借债上限时戛然而止;一旦媒体消息不再巩固有关“可怕的经济后果”的恐慌情绪,股市就再度开始大幅上涨。  与当时的债务危机相比,当下有关“长期性经济停滞”的理论并没有那么引人注目。但是,由于这种理论十分模糊的缘故,它所带来的负面反馈回路无法像2011年那样得到解决。现在的问题可能在于,这种“思想病毒”是否会日益成熟化,演变成一种拥有更大的精神影响力的版本,从而拥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来造出一个熊市。

alevel选课指南

alevel 补习

alevel考试辅导

alevel在线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