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笔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录音笔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喜棣老中医最爱多说一句

发布时间:2021-01-11 16:44:23 阅读: 来源:录音笔厂家

喜棣:老中医最爱“多说一句”

图片作者:冯晓瑜

70岁的喜棣行医40年,早已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她不再开诊,而是为小区义务提供健康咨询服务。2年多时间,她接待过近2000人次社区居民和慕名而来的病患。

“社区太需要令人信服的医护力量了。”喜棣希望看到更多好医生进社区。

是病痛,更是寂寞

喜棣出生在江苏南通的一个中医世家,精研中医妇科。2年多前,她为照顾刚出生的孙子来到上海,住进嘉定区新成路街道的南陈社区。居委会得知她的专长,邀请她做社区医疗志愿者,每周五上午定期提供健康咨询服务。

在职时,喜棣治过不少疑难杂症,社区的事务轻松很多,主要是为老年病人和慢性病患者提供医疗建议。

“社区老人多,他们经常找我了解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方面的医疗知识。或者让我测测血压,给点食疗建议。”看喜棣随和,老人们跟她很聊得来。

有的老人很多疑,总觉得自己“浑身是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无一不占”。喜棣看过他们的检测报告,却发现各项指标都很好。她让对方注意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情,“还可以经常找我聊聊天”。为了这句话,好多老人从不错过喜棣“开门”的机会。

“很多老人不是真要看病,有些人是因为‘过虑’,有些人是因为寂寞,还有些人只不过想要一点心理暗示。”喜棣遇到过一对刚退休的夫妻,他们同时从“上班族”变成“居家人士”,凭空多出大把的相处时间,反倒生出不少矛盾,伤了身体。“退休的日子,也要慢慢适应才能过好。”

老人们总是羡慕喜棣“保养得好”,她往往顺水推舟、现身说法:“保养有窍门。我虽是医生,却也会生病,病了就用药,不胡思乱想;我家里也有孩子,年轻人的事让他们自己做主,不要操心太多;我有时也跟媳妇闹别扭,如果最后发现错的是自己,一定会主动道歉。这些,你可以做到吗?”

医生开导有时比家人管用

“老人面对医生,有点像孩子面对父母,医生说什么他们都会听。”喜棣说,医生的开导有时比家人还管用。

“在医院,一个医生要照管几十几百个病人,分给每个人的时间少之又少。”老人们从医院回家后,有时会带着病历卡和医院配的药去找喜棣,只为了解用药方法,凭着一个老医生的经验,她说,“医生肯定是交待过的,可能语速太快,老人没听清。或者当时听明白了,一转身却又忘了。还有的时候,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患者,自认病情有所缓解,想改变药量。这就更耽误时间了,医生不可能对每个人一一解释药量问题。于是他们就来找我。”

喜棣从医期间经手过数千对不孕不育的患者,到现在,还陆续有人慕名找到她。去年,北京一对年过40的夫妻从北京、南通一路找到上海向她求助。喜棣建议他们用中成药调理,并要求他们改变不规律的生活方式。此后,这对夫妻成功怀孕。

“我想,他们在找到我之前,肯定去过不少医院,看过不少医生。如果其中哪位医生能和他们多聊一会儿,多关照几句,他们也许就不需要找我了。”喜棣说。

社区需要好医生

“我做了几十年医生,从不敢在病人面前犯急。”喜棣说,她家的祖训要求医者仁慈、博爱、谦和,“病人是受难者,行医纾难,既靠技术,也靠关怀。和时下所说的‘医学人文精神’差不多。”

最近,一系列医患冲突事件见诸报端,喜棣听说后“心里不是滋味”:“我的儿子和不少亲友都在医院工作,我了解医生的压力,他们不再像我或我的父亲那样,有精力和时间‘缓缓行医’。现在的医生和病人,各有各的苦处。”

虽在社区服务的时间不长,喜棣却已感受到居民对社区医疗资源的需求。“得了感冒,如果花几元钱用一副中药就能好,居民就无需挤到大医院排队;慢性病人被焦虑折磨,如果有令人信服的医生开导两句,负面情绪就化解了。社区是可以用极小的成本解决很多需求的,更多好医生应该来社区。”

本报记者 钱蓓 朱斌 通讯员 韩琨

甘南特岗教师考试

甘肃公务员考试

甘肃省公务员考试报名

甘肃事业单位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