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笔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录音笔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泸州采血一线娘子军守住城市生命线_[新闻new]

发布时间:2021-07-15 18:06:15 阅读: 来源:录音笔厂家

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集体,为了保障全市医疗救治血液供应,她们顶风雪、冒严寒,无怨无悔地常年奋战在血液采集工作第一线;

这是一个技术过硬的集体,为了保证血液质量,她们严格执行采供血质量管理规范,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效保证血液采集质量和献血者安全.......

这个集体就是泸州市中心血站血源管理科。血站担负着为全市100多家医疗机构提供安全血液的重任,而血源管理科是血站采集血液最前沿的科室。血源科在岗27名医务人员,除三名献血车驾驶员外均为女同志。她们常年转辗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社区、学校及各街头献血点,她们用无私奉献的执着坚守临床用血供应的“生命线”,这支队伍被称之为“采血一线娘子军”。

“采血一线娘子军”

用微笑服务 传递那份爱

血站血源科负责献血者招募服务和临床用血采集工作。近年来,我市医疗用血量快速攀升,为了满足城市用血需要,市中心血站先后配备3了辆流动采血车,每一辆流动采血车就是一个流动献血屋,无偿献血者登车后,会在这里进行健康询问、填写献血表格、接受快速检验。然后,医护人员会为符合献血条件的献血志愿者采血,并把采集的成袋血液运回血站检测、制备、贮存,经二次检测合格后再运送到急需用血的医疗机构,挽救患者的生命。

血源科外采组“娘子军”平均年龄不到30岁,每天,献血车从市中心血站缓缓驶出时,每一辆车上的工作人员也开始忙碌起来。一是做到采血车整洁、干净,让献血员满意,有到家的感觉;二是做到统一着装,佩戴胸牌,微笑服务;三是做到各个岗位之间协作配合,对献血员的询问百问不厌、耐心解答;四是做到注意事项和献血后的健康指导,切实关爱献血员身体健康。

微笑是流动采血组的标志。在采血屋内、流动采血车上,你会发现这里环境整洁卫生,采血护士像家人一样照顾他们,为他们递上一杯水、唠几句家常、披一下衣服、摁一下针眼,从细节让每一位献血者的心情放松下来。在她们的热情服务下,更多的初次献血者能够成为重复固定的献血者。许多前来献血的志愿者总是说,每次都是在街头采血车或献血屋献血,很方便、很放心,医护人员十分热情而且细心,每次来都会细心询问身体状况,这样的敬业精神让献血者很放心,也倍感暖心。

与此同时,血源科还牢牢把握住“微信群”这个宣传利器,开通了“稀有血型志愿者”“无偿献血联盟”微信群,充分利用平台访问位置、宣传展示、导航指引、微信客服、沟通链接等功能,向无偿献血者、志愿者进行献血宣传,并推送献血前后科普知识、固定献血点的开放时间,市民拨打热线电话或点击微信链接即可实时与各个采血点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预约,无缝对接,如此便捷服务通道,使越来越多的市民撸起袖子加入了无偿献血队伍。

今年1月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办公室、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下发《关于通报表扬全国表现突出采血班组的通知》,外采组榜上有名,荣获“全国表现突出采血班组”称号,喜讯传来,全站为之振奋,因为这个荣誉意味着沉甸甸的重任和艰辛的付出。

在血站,定期献血,已成为医护人员的一种习惯

多采一袋血 多救一条命

每个清晨,伴随着献血车发动机的轰鸣,外采组工作人员早早集结到血站,开始一天的工作。大家井然有序的准备着一天的采血物资,采血用品“血袋、试剂、辅材”一样不能少;宣传设施“彩页、展板、纪念品”一个也不能落下;应急物资牛奶、面包再三核对。忙碌却娴熟、无声却有力,准备工作结束,伴随组长一声“出发”,采血车分赴市区各个采血点。

记得2015年的那年冬天特别寒冷,泸州下了一场罕见的雪,寒风呼啸、街上行人稀少,街头血液献血者锐减,但医院用血量却大幅增加,血液库存频频告急。血源科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采血组全体人员顶风雪、冒严寒,克服一切困难战斗在采血工作第一线,积极地为医疗机构和患者组织血源共采集2000多人次,采血量3000多个单位。由于临床用血偏型造成O型血液紧缺,全体人员利用节日,精心策划,营造了良好的无偿献血氛围,从上午8点持续宣传采血至晚上9点,工作量超出常量的几倍,但没有一句怨言,只有工作上的严格要求和精益求精。

2018年11月24日(周六)下午,市中心血站接到西南医科大附属医院急救用血电话,一位A型RH阴性血的肾病患者生命岌岌可危,急需3个治疗量的血小板。由于血小板保存期限只有5天,且稀有血型用量比较少,为避免浪费,只能现用现采。接到电话,血源科立刻行动起来,迅速通过电话、QQ、微信、新媒体等多种方式招募献血者,工作人员放弃休息日,随时等待献血者。当献血志愿者如期而至时,汗水与微笑定格在采供血工作人员的脸上,这位患者生命就这样得以延续……

是啊,多采一袋血,生命就有希望,虽忙碌,但乐在其中。外采组到乡镇采血可谓披星载月,而乡镇采血宣传和动员是关键。集市上没人,工作人员就拿着宣传资料进店铺、进餐馆、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去宣传、动员。手冻疼了,哈两口热气,再走一段。路人为她们这种精神所感动,纷纷撸起衣袖加入到献血队伍。在偏远乡镇,为了方便献血群众,外采人员只能早出晚归,有时,参与献血的群众较多时,往往要到傍晚才收车回血站,等到血液入库、献血者信息录入完毕时,回到家里时已是夜深人静……

既是采血者 更是献血者

在血站,定期献血,已成为医护人员的一种习惯。每次血液告急,她们中总会有人主动挽起衣袖,为需要急救用血的患者捐献热血,发挥血站员工在无偿献血中的表率作用。穿上白大褂,她们是采供血工作者;脱掉工作服,她们是无偿献血志愿者。

外采组组长张蓓作为一名采血一线的工作人员,同样也是固定献血者队伍中的一员。她每年坚持参与无偿献血,献血量累计近3000毫升。张蓓说:“我们作为医护人员,对献血有正确的认识,知道适当献血无损身体健康,还能刺激人的造血功能,而作为血站职工,更应该做好榜样,带头献血,这既是责任也是热爱,行动就是最好的宣传,何况献血是做好事,帮助别人的同时自身也能拥有一份红色储蓄。

外采组体检医生吴佳蓉,一摞一摞的献血证装了满满一抽屉。她翻出了一本 1998刚进血站时的献血证,才想起自己已有 25年的献血历史了,当年的她才 20 岁,已累计献血6000多毫升,是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获得者。她说,进入血站后,每当血液库存不足时,她边工作边献血,成为医务工作者献血的典范。

外采组护士罗希与血站质管科检验师易友华既是同事,也是恩爱夫妻。2013年5月3日,易友华和罗希拿到了鲜红的结婚证。为了纪念特殊的一天,两人决定挽袖献血,又领回了一本鲜红的《献血证》。两人认为,《献血证》是送给彼此最好的结婚礼物,以后的情人节、结婚纪念日,都用同样的方式来纪念。此后,夫妇相互约定,丈夫献血,妻子为丈夫采血并献血,坚持到老。值得一提的是,这对夫妇的博大情怀也深深打动了主流媒体,2017年,泸州市委宣传部组织弘扬“爱心相连,为文明泸州增添色彩”正能量宣传活动中,各路记者纷纷走进血站,对罗希、易友华夫妇进行专访,《献给用血者沉甸甸的爱》专题报道荣登市内各大媒体醒目版面。

胡晓燕记者 熊腾

网络加速器

轻蜂加速器

网络加速

游戏加速器